​苏联计划挖穿地球,深挖12263米却中途停止, 背后原因究竟为何?

苏联计划挖穿地球,深挖12263米却中途停止, 背后原因究竟为何?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正式投降,为持续多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句号。但人们期待中的美好未来,却并没能够在战斗迅速到来。

作为彼时世界最强大的两个超级大国,美苏之间在二战战后长期斗争,形成了一种非战争形式的争霸局面。

这种局面不仅体现在双方之间军备竞赛、间谍大战,也体现在科学界的相互“攀比”之上。20世纪50年代,两国先后提出对地球进行钻探行动,试图探索地球本身的奥秘。

相比于美国方面大洋钻探的“半途而废”,苏联一骑绝尘将钻探深度一路拓展至万米之深。甚至,苏联为此喊出了“挖穿地球”的口号。

然而苏联在钻探至地下12263米后,却宣告停止了这一宏伟的计划。

苏联为何要终止钻探计划?他们在万米地底又究竟发现了什么呢?

点个关注,一起探究人类钻探极限的秘密。

科技争霸

苏联地下探险:深挖12263米却突然停止,背后原因曝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目前已知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战斗,拥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也正是这场战争的出现,催生出了美苏这两个世界超级大国。

随着日本最终的投降,二战最终还是走向了结束。但世界的发展格局,却已经被这场战争深刻改变,很难再给予人们和平。

战后,虽然全世界人民都在不断呼吁着和平,但美苏两国乃至其背后的社会形态之间的对抗,却并未因此停止。

为了争夺战后世界的话语权,美苏与其背后的两大社会意识形态开启了长期而又全面的斗争较量。考虑到刚刚经历了一场世界性的灾难战争,美苏两大阵营最终选择了一条“冷战道路”。

他们将大规模正面冲突作为自身的斗争底线,以此为界进行着经济、政治、科技等多方面的较量。

在科技领域,美苏之间都开足马力,完成了诸多世界壮举。

例如,苏联方面首先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使人类首次离开生存千万年的家园地球,进入到了太空之中。

而美国方面则更进一步,利用其更为先进的火箭技术,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的载人探月工程。

自此,人类在除地球外的另一颗宇宙天体中留下了自身的足迹。

在同一时期,各类军事武器装置也发展迅速,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装备纷纷出炉。甚至美国方面还在进行单兵核武器的相关探索工程。苏联方面在激光武器、反卫星导弹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建树。

而在生活领域,数码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更是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迭代发展。可以说,当今世界的许多科技成果,都是享受了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科技福利”。

在这场常规领域的发展竞争外,美苏之间的较量还延续到了对地质问题的勘测之中。1950年,美国在执行人类最为伟大的“登月计划”同时,还提出了“莫霍计划”。

该计划由美国知名科学家沃尔特·蒙克和哈利·赫斯共同提出。他们试图利用美国强大的科技能力,在大洋深处进行钻探活动。通过钻穿大洋洋壳和莫霍面,来获取地底深处的岩石结构,探寻地理奥秘。

1958年,“莫霍计划”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自持,开始进入实际探索领域。

1961年,在基金会支持下,美国专业钻探船只前往墨西哥瓜德罗普岛区域。在该海域3558m深的大洋地壳之上,钻探船制造了5口深海钻井。

这5口钻井中最深的一口深入海底之下183m,超过了地壳结构中的沉积盖层。钻探团队,也因此获取到了沉积盖层之下13米深的玄武岩岩心,在地质勘探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然而此次胜利,却并没能让美国地质勘探计划继续迈入走向高潮。

此后,美国国内因为政治、经济、技术等多项原因的影响,始终未在该成果上进行继续探索。1966年,美国众议院,更是公开宣布取消莫霍计划。

此后几十年时间里,该计划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直至如今,莫霍计划仍旧停留在第一步。在太平洋深处的许多钻探井中,其最大深度也停留在1507m,达到洋壳中的一个过渡带层序,距离莫霍界面更是遥遥无期。

相对于美国“莫霍计划”的“出师未捷”,苏联方面对地质问题的探索,无论是时间还是进度都更具有优势。

苏联方面在地质探索上究竟有多大成绩?他们最终又是为何放弃了钻探工作呢?

挖穿地球

苏联地下探险:深挖12263米却突然停止,背后原因曝光!

苏联方面有关超深钻探的计划,制定时间相对美国更晚。在美方首次完成大洋钻探的第二年,苏联政府这才提出了自家的SG-3钻探计划。

但与美国方面不同,苏联该计划的执行地点乃是大陆。同时,苏方的钻探计划其初期目标便定在了地下6000米的超深深度。

在该钻探技术中,苏联将会在自己国土之内,钻探出一共20个钻孔。其中第一个钻孔,便是位于苏联最为重要的镍矿区中的科拉钻孔。

苏联方面之所以制定此次超深钻孔计划,除却与美国的科技较量之外,实际上也有着自身的探索课题。

苏方地质学家们,试图通过此次钻探行动来搞清楚大陆陆壳的成分构造和其演化过程。同时,苏方科学家们也希望通过在矿区试验,来探测苏联境内超深的地下,是否还存在着油气以及各类矿产资源。

实际上,最终历史也已经证明,在苏联数千米的地下,确实埋葬着巨量的各类矿产资源。

从目前来看,原苏联区域内的5000至6000米深的地下,便存在着大量的油气资源。苏联解体之前,其黄金、铁矿的开采深度也来到了1000至2500米左右的区域。

而能够进行如此大规模、高技术的钻探开采,都不开当年SG-3超深钻探计划的帮助。

该计划尽管在1962年便被苏方所制定,但真正开始实地试验却在10年后。在60年代这一时期,苏方将精力都集中在了科学准备之上。

毕竟地面之下数千米深度的钻探工作,并不是口头上说说那么简单。为了完成这一重大任务,苏联政府集中了国内200余位相关专家,组建了专业的钻探委员会,来专心商谈探索相关问题。

200余位专家花费10年时间,终于研制出了能够用于地下1000至15000米钻探工作的物理技术手段。

1970年5月,苏联政府正式开始将钻探计划提上实验阶段。作为苏方的第一个超深钻孔选址,科拉半岛镍矿区成为了此次试验的重点关注目标。

为了完成探明黑海地盾的地质结构、,了解大陆地壳地震层面界限的特征,苏联政府特意定制了一套钻探工具,用于科拉钻孔的施工。

该工具,由苏联政府亲自动工制造,乃是一套全自动钻探装置。其钻塔高64米,使用强力电动马达,起重能力足有400吨之多。

为了保障超深区域快速钻探,该钻探设备的钻杆,也是由轻质铝合金特制而成,仅有普通钢材重量的一半左右,但其坚硬成果却远远超过普通钢材。

同时,这套设备的最大亮点便是其使用功能的涡轮技术,能够仅仅驱动钻头,而不让钻杆运动。这样一来,在钻头于超深的地下工作时,便能够减少钻具与地质层的摩擦,减少组那句的损害可能。

壳即便是使用了如此高科技的钻具,在钻探最大开口仅有一米的科拉超深钻孔之时,还是多次出现了钻具损毁的情况。

好在苏联方面早就有所预料,并未因此而遭受打击。在苏联人锲而不舍的数十年钻探之下,科拉钻孔深入地下10余公里,打穿了所谓的康拉德不连续面。

在钻探过程中,苏联方面确实获得了许多珍贵的地址资料。他们接连推翻了此前有关科拉半岛地下地质带的推测,并发现了有悖传统地质结论的温度变化和矿化现象。

这为全世界地质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

然而,就在全世界都在等待着科拉钻孔继续深入之时,苏联方面却选择停止钻探行动,将原本预定钻探深度在15000米的钻孔,永久定格在了12263米。

苏联方面为何停止了钻探工作?他们遭遇了什么呢?

无奈停止

苏联地下探险:深挖12263米却突然停止,背后原因曝光!

尽管超深钻孔的勘探工作,为苏联科学发展和资源开采都带来了正面积极的影响。但实际上,这项工程的开展,在整体情况上是呈亏损状态的。

作为全世界最深的钻孔,科拉钻孔每前进一步便是在挑战已知科学的极限。而想要完成这样的挑战,苏联方面必须维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

相比于科拉钻孔能够带来的有限收益来看,继续勘探实际上是个并不明智的决定。放到最为强盛时期的苏联而言,也许这样的“亏本买卖”还能够做下去。

但彼时的苏联早已不复当年,不再是那个压得美国都式弱的庞大红色国度。在多年的发展之下,苏联走上了一条并不明智的扩张道路。

在各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苏联一天天衰弱下去。苏共高层日益腐化,开始大量夺取国家资产。苏联盟国们也因为各种原因,不再团结余苏共中央的领导之下,其发展岌岌可危。

在这样一个行将朽木的国家,科拉钻孔的发展已然不再可能。

正如苏联解体后,瓦良格号航母被抛弃的原因一般,能够支持继续建造这项事业的必须是一个伟大的国度,可惜它已经不复存在。

对于彼时的苏联而言,科拉钻孔的继续勘探,已经是不能负担的重担。

幸运的是,因为苏联末期其国内局势十分混乱,政府并未立即下达停止钻探研究的命令。

但毫无疑问,苏联的衰弱也使得该计划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之中。

随着一场席卷东欧的政治风波到来,苏联迎来了最后的历史时刻。在换乱和恐慌中,一个老朽的红色巨人倒下了。克里姆林宫内,一张崭新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升起。

俄罗斯在建国后,很快便开始清理苏联留下的“烂摊子”。其中许多在建、或正在研究之中的项目都遭到了裁撤或变卖。例如知名的瓦良格号半成品航母,也是在这一时期遭到乌克兰售卖。

科拉超深钻探工程,按理说也应该第一时间遭到停止。但俄罗斯方面却也并未如此决绝,仍旧选择进行相关研究。

然而,俄罗斯终究并非全盛时期的苏联,在坚持了数年研究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2006年,俄政府以资金耗尽为由,彻底停止饿了对该项目的继续支持。

实际上,早在1983年开始,苏联方面便以同样的理由,逐步停止了科拉钻孔的钻探计划。其12262米的钻深,其中12000米均是在此前完成。

自83年至1993这10年时间里,苏方仅仅向下钻探了262米。各种原因除却逐渐升高的难度外,自然离不开政府的逐步撤资。

可尽管如此,在此后多年苏联与俄罗斯政府均将其保留了下来,认可其研究价值。

直至2006年,科拉钻探项目不仅被停止钻探,还正式被政府否定,失去了研究价值。

两年后,科拉钻孔地址遭到废弃。其钻口金属防护帽已经被铁锈深深腐蚀,无法轻易开启。

时至今日,科拉钻孔已经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甚至其世界第一井深,也先后被沙特和俄罗斯的油井打破。

但毫无疑问,科拉钻孔对人类地质研究有着极为重大的价值。这场看似毫无意义的疯狂行动,助推了人类地质学科的发展。

相信,在将来的日子里,人类将会在此基础上走出更远的道路,进一步认清我们所依存世界的本质。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相关推荐

​窦唯的销声匿迹,和他生命中爱过的3个女人

​窦唯的销声匿迹,和他生命中爱过的3个女人

153

窦唯的销声匿迹,和他生命中爱过的3个女人 文:思琦说 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相遇相识相互琢磨,人潮人海中,是你是我,装作正派面带笑容,不必过分多说,自己清楚,你我到底...

​全国城市地铁规划图(上)

​全国城市地铁规划图(上)

100

全国城市地铁规划图(上) 下列各图为全国有地铁规划的部分城市的地铁规划图(各图所表示时间不一,上海、杭州、香港、台北均为近期地铁规划) 上海轨道交通近期规划图 北京轨...

​吉布森攻击属性很强 关键时刻能解决问题

​吉布森攻击属性很强 关键时刻能解决问题

194

吉布森攻击属性很强 关键时刻能解决问题 据了解,北京首钢队已经与后卫外援吉布森完成了签约,球队也已经为吉布森订好了来华的机票。吉布森此前曾经在浙江广厦、青岛、江苏男...

​13条比整容还狠的变美小秘诀

​13条比整容还狠的变美小秘诀

191

13条比整容还狠的变美小秘诀 没有谁比谁漂亮, 只要你懂的爱自己, 你也会是众人眼中的焦点。 几个小窍门,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美的冒泡~ 1.不要打着减肥的旗号而不吃早餐, 相反早...

​中国姓氏排行榜,王姓最多!

​中国姓氏排行榜,王姓最多!

121

中国姓氏排行榜,王姓最多! 最新统计,本来李姓是第一大姓,现在王已经超过李了,不过姓李的出的名人还是多一些,硬实力较强。 整体来看,王、李、张三姓最多,怪不得一举例...

​香港夜景

​香港夜景

54

香港夜景 校媒记者 俞洁 香港这个城市,街巷有街巷的风情,夜景也有夜景的大气。 灯光背后,藏着这个城市最深的记忆。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

​中国与尼日利亚两国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74

中国与尼日利亚两国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e公司讯,央行消息,经国务院批准,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尼日利亚央行在北京签署了中尼(日利亚)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旨在促进...

​水调歌头·花满楼

120

水调歌头·花满楼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人生能得欢畅,夫复有何求。 纵我看花玩雨,纵我吟风弄月,执笔撰优游。 金星满河汉,碧月照西楼。 一曲歌,三壶酒,解千愁。 随风...

​澧县一中 高考喜报

​澧县一中 高考喜报

169

澧县一中 高考喜报 今年高考成绩已经公布 很多学生都很高兴 虽然有疫情这个影响 但是 我们常德市的学生更是 奋勇拼搏 取得了佳绩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吧部分学校的喜报吧...

​“替父代言卖酒”系虚构,酒业公司被罚4.5万元

​“替父代言卖酒”系虚构,酒业公司被罚4.5万元

52

“替父代言卖酒”系虚构,酒业公司被罚4.5万元 贵州仁怀市委宣传部22日对外通报称,网上传播的“替父代言卖酒”推文系虚假广告,茅台镇醉臣酒业被认定已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被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