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女科学家李飞飞:年仅47岁,称希望以中国人身份领诺贝尔奖
去年7月份,福布斯评出了13名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界领军人物,而其中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飞飞。
她头上的光环一片——不光是美国多所国家级大学的科技领头人,还曾经做过谷歌的VP和CSO。
这样一位在国外的科学界获得举足轻重成就的女科学家,却坦言要以中国人的身份去领取诺贝尔奖。
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李飞飞有如此的执念,背后又发生过哪些故事呢?
功成名就念故土
李飞飞目前是美国家工程院院士/国家医学院院士/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首位红杉讲席教授。
她还是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AI4ALL联合创始人及主席,推特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加拿大风险投资机构Radical Ventrous科学合伙人,并曾于2012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终身制的副教授职称。
即便她已经取得了如此的成就,她依然对祖国有着无尽的想念,这一点就算她加入美国国籍后也不曾改变。
她甚至在采访中直接说道:如果有一天她获得了诺贝尔奖,她更希望用中国人的身份去领奖。
当然,这句话说出后自然引起了网友的讨论,有人夸赞她吃水不忘挖井人,也有人说她只不过是说场面话。
但无论怎样都有一个疑问:已经成为科技界顶尖人物的他,为什么对自己的国际身份有如此的执念?
这还要从李飞飞儿时的一些经历说起。
不负期望成绩佳
李飞飞76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名优秀的工程师,而母亲则是桃李满天下的知名教师。
李飞飞虽然出生在北京,却因为父母的工作原因。并没有在北京读过太多时间的书,就跟着父母到了成都来生活。
父母每天结束了繁忙的工作之后,回到家都会尽全力的辅导她的学习。同时,还会着力培养她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父母精心教育下,李飞飞成功的成长为了一名学霸。而且,她自己本身也特别喜欢数学和理科。
所以,他是当时学校理科生里面,难得且少有的女生,而且一直以来成绩非常不错,基本上每次考试都能拿到第一名。
在1992年的时候,李飞飞的父母为了让她获得更好的教育,带她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定居在新泽新泽西州的一个小镇里,而她国外的高中生活是在新泽西州帕西帕尼高中度过的。
李飞飞初到国外学校念书的时候,还是有很多水土不服的地方。
她的英语水平在国内学校虽然算优秀,但是到了国外,却遇到了沟通障碍的问题。但是,这些对于生性要强的李飞飞来讲,其实都是小菜一碟。
自己英语不好,就积极的参与到日常的生活和交流中,努力多交朋友,借此一招李飞飞成功的快速提升了自己的英文水平。
越过苦难终成蝶
大家都知道,其实美国的种族歧视是非常严重的。而且这种情况也蔓延到了美国的所有的学校。在学校里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就是学校霸凌——一些欧美的小孩对于其他人种的同学会做出各种排外、霸凌欺辱的行为。
李飞飞的理科成绩是相当不错的,即使在国外,也是众多长辈口中的别人家的小孩。但是曾经优异的成绩和较差的口语形成极大反差的她,在学校也遭遇了其他移民学生一样的问题,同样也受过排挤和欺凌。
但是李菲菲并没有因此产生厌学心态,反而更是积极的将自己的短板补充起来。
而李菲菲的父母刚到美国的时候,其实是非常窘困的。工作也不太好找,父亲只能做相机维修,而母亲是在超市里面做收银员。
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相当的清贫,懂事的李菲菲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在课余时间频繁外出寻找兼职挣钱的机会。
但是由于她英语不好,那怕她愿意以别人一半儿薪资的代价,去谋求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也依然是四处碰壁。
幸好她遇到了一个善良的餐馆老板,愿意给她一个机会进行尝试。
当年经常能看到的一幕,就是放学后,美国的学生,都会外出到各处玩耍。
但是李菲菲,则要急急忙忙的赶往餐馆做服务生,还要去后厨刷盘子洗碗,以赚取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
直到后来,家里慢慢的宽裕了,开了洗衣店,家中整体的情况才算略微有了好转。
转角遇人工智能
这个时候,异常勤奋好学的李飞飞,在学校很快吸引了所有老师的注意。老师们对于这个华裔女孩那是相当的喜爱,经常主动的过来指导她的功课。
后来,由于李飞飞的自身努力,英文水平也突飞猛进。一直擅长数学和理科的她,终于重新夺回了年级第一名的宝座,并且一直保持到毕业。
皇天不负苦心人,1995年,李飞飞考上了老牌儿名校普林斯顿,并以全额奖学金的待遇入学该校物理专业。
普林斯顿是美国知名的大学,百年历史的它位列常春藤之首。这所学校出过两位美国总统、69位诺贝尔奖得住。在这样学校的加持下,李飞飞的腾飞指日可待。
四年的学习转眼结束,李飞飞顺利毕业并获得了麦肯锡等世界500强的邀请。但是这个时候,李飞飞的母亲却病倒了。孝顺的李飞飞为了照顾家人,直接拒绝了这些高薪的邀请,安心在医院侍疾。
而后来李飞飞还曾经回到中国,潜心研究了一年的藏药。就是在她研究造藏药的过程中,突然发现了正处于萌芽阶段的Ai技术。
她当初的想法是,如果能把这门技术用在治病救人上,那肯定会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早期研发屡受挫
而当时,这种尖端技术的前期研发,其实在国外还是兴起的会比较早。
所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李飞飞结束了她的藏药研究,然后重返美国,继续去学院进修,并先后拿下了研究生和博士学位。
当她兴致冲冲的要开始自己的人工智能研究的时候,现实却给她以迎面打击:以前在校外能拿几十万美金高薪的李飞飞,竟然被老师劝解说,让她放弃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
因为现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太过前沿,连实验经费都拿不到,而且对她未来评终身教授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因为当时人工智能,还是在非常初期的摸索阶段,没有整套体系不说,也没有相对清晰的分类,几乎没有学校会将宝压在这样一门初期的专业上。
但是李菲菲依然看好这个领域未来的发展,依旧将自己的所有资源都砸在了这个目前看着前途不明的专业上。
申请不到实验经费,李菲菲的团队就不停的压缩成本。在资金最最短缺的时候,大家伙竟然互相商量着说要去餐厅做服务员,或者是在路边给路人提供洗车服务以赚取经费。好在李飞飞团队的研发方向获得了校外的支持。
美国很多著名的基金会,还有一些研究机构的奖学金都纷纷向李飞飞的团队伸出援手,资金的问题总算是解决了。
那么李飞飞的人工智能研发之路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获得转机的呢?
导师出面获新生
直到李飞飞读博时的导师佩特罗出现,直接帮他的团队承担了所有的研究经费。
在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李飞飞最终发布了一个名为Imagenet的人工智能项目,这个项目实际上是一个大型的可视化数据库,主要是做视觉对象识别软件研究,核心就是就是让这个数据库,像人一样学会识别图片。
当然了,要实现这个功能,是需要有庞大的数据基础、数据积累以及飞速的运算能力。
这个项目在前期打基础的时候,工作量非常的大,李飞飞曾经说,如果只有她自己的话,7乘24小时不休息,也要做20年。
后来,李飞飞的团队将项目中图片相关的重复性的工作外包给了亚马逊,这才将自己从繁杂的机械劳动中解脱出来。
转眼三年的时间,李飞飞的研发项目共计完成了1500万张图片的批注,共计涉及到了两万多种物品。而为了进一步强大数据库的功能,李飞飞做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决定,直接将数据库开源,让整个蓝星的人都可以使用和学习,反而是她的这项决定,大大推进了项目的进程。
全球所有的程序员都被这个新推出的开源项目所吸引,都参与了进来。整个项目后期是以指数级的速度在不断的填充着新的数据。
为了推进项目的普及和整个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李菲飞飞团队还自2010年开始,组织了一系列的挑战赛,让全球的人工智能从业者pk,互相学习和进步。
17年,李飞飞出任谷歌的VP兼CSO,但是后来由YM于当时谷歌决定与美国的国防部门合作,将自己所拥有的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军方项目的支持。
李菲菲难以接受这样的工作安排,因为她觉得这样是对其他人和其他国家的不尊重。人工智能再怎样,也只是一个高端的科学技术,可以便利人类的生活,他的优势不应该成为支撑某些私人欲望膨胀的支点。李飞飞辞去了谷歌的职位,回学校继续她的研究工作。
而一直以来,她其实都非常关注,祖国的各类发展。谷歌的这一举动,更是深深的刺痛了李飞飞的爱国之心。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初李飞飞会说:“如果我获得了诺贝尔奖,我一定要以中国人的身份去领奖。”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科技的发展,同时也会助长人类的贪欲,而手握科研利器的研究人员,在面对高端技术和人性弱点的时候,更应该守住底线。
我们不以上帝视角去要求谁,但是,一定要秉持初心,科技的发展,绝对不能成为人类自取灭亡的开始。
人类更不应该利用科技的力量自掘坟墓,人与人和睦相处,国与国友好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才是未来最应该出现的。
信息来源:
离职谷歌才2个多月 女科学家李飞飞卸任斯坦福_视点陕西网
她是世界人工智能顶级科学家,这位华人美女学霸如何从清洁工成功逆袭!
人工智能全球女性榜单发布 12位女科学家来自中国_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