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车臣分离运动领袖——杜达耶夫
本文在微信公众号《史话小馆》已有发表,欢迎大家关注!
作者:联邦伯爵
一、车臣民族与俄国(苏联)
车臣人世代居住在高加索山区,其与印古什人、奥赛梯人、巴尔卡尔人等众多民族一道,都是高加索的山民。17-18世纪,车臣人接受了伊斯兰教,大部分车臣人成为了穆斯林。车臣人民风彪悍,骁勇善战。

车臣人
19世纪,沙俄征服了车臣民族居住的地区。俄国将军视车臣人为“最危险的民族”,对其进行残暴统治和镇压。因而,车臣人掀起过数次反抗俄国统治的民族起义和暴动,如1840年代到1850年代的高加索山民起义、1905年的车臣-印古什农民起义等。
1917年二月后,车臣人、印古什人、奥赛梯人等高加索民族联合建立了“山民共和国”,与当地的苏维埃政权形成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苏俄内战时,由于同白军在谈判时由于独立问题没谈拢,山民共和国没有站在白军一边。1921年内战结束后,苏俄正式吞并了“山民共和国”。1922年,车臣自治州成立,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1936年升格为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一些车臣人不满于俄国的统治和苏联的改造,于是在二战中选择与德军合作,这惹恼了斯大林。1944年2月,苏联当局废除了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并以“通敌”的名义下令将车臣人、印古什人、巴尔卡尔人、卡尔梅克人和克里米亚鞑靼人集体“流放”到中亚——这一举措无疑过于武断和残酷,他们忽略了有多少车臣人、卡尔梅克人、鞑靼人在前线同德国侵略者浴血奋战。
二、苏联时代的杜达耶夫

焦哈尔·穆萨耶维奇·杜达耶夫
1944年4月15日,焦哈尔·穆萨耶维奇·杜达耶夫出生于哈萨克斯坦。就在他出生的前不久,所有车臣族人被内务部强行赶上火车,集体驱逐到了哈萨克斯坦,很多人在途中因为暴力、疾病和意外丧命。因此,杜达耶夫人生的前13年是在哈萨克斯坦度过的。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全面平反冤假错案,恢复了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杜达耶夫和他的家人才得以返回车臣。
杜达耶夫自小就对军事有浓厚的兴趣,加之当时的苏联十分重视军备建设,军人地位崇高,于是更坚定了参军以出人头地的想法。回到车臣后,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物理和数学知识,并考取了电工资格。
1962年,他考入坦波夫高等军事航空学校,成为了苏联空军的一员,也是苏联空军第一位车臣族军官。1966年毕业。1968年,杜达耶夫加入苏联共产党,并于1971年至1974 年在著名的加加林空军学院深造。期间,他娶了一位苏联高级军官的女儿,凭借岳父的关系得到了更快的升迁。
空军学院毕业后,杜达耶夫下基层干起,前后在驻西伯利亚和乌克兰的苏联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中服役。1979年底,苏军入侵阿富汗,杜达耶夫指挥轰炸机部队参战,被授予红星勋章和红旗勋章。
鉴于杜达耶夫的忠诚和功勋,苏联高层认为这个车臣人是个好苗子,可以重用,让他得以平步青云。事实上,早年在苏军服役的日子里,杜达耶夫对苏联国家是忠诚的,但他太渴望进步了,太渴望地位和荣耀了,这也为他日后成为领导所谓车臣分离运动埋下伏笔。
1987年,杜达耶夫担任了苏军第326远程重型战略轰炸机师的指挥官,获少将军衔,驻扎在爱沙尼亚的塔尔图。

杜达耶夫少将戎装照
1990年,波罗的海三国率先爆发民族分离主义运动,要求脱离苏联独立,爱沙尼亚也爆发了示威游行和武装冲突。苏联高层要求他进行镇压,接管爱沙尼亚的电视台和议会。或许是出于本民族的遭遇,杜达耶夫对爱沙尼亚人抱有极大同情,再加上他看出苏联政权已然衰微,于是拒绝履行镇压的命令,放任爱沙尼亚独立。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震怒,勒令他辞职,杜达耶夫回了老家车臣。
三、车臣分离运动领袖
回到老家后,杜达耶夫投身于政治。他想要通过领导车臣独立,摆脱俄罗斯人的统治,并使自己成为至高无上的民族领袖。在首府格罗兹尼,他当选为了“车臣人民全国代表大会”(NCChP)执行委员会主席,这是一个非官方认可的党派,主张车臣—印古什苏维埃自治共和国作为苏联的一个独立的加盟共和国享有主权(车臣-印古什虽具有“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但其与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哈萨克等十几个一级加盟国的级别不同,杜达耶夫追求的是让车臣—印古什具有同俄联邦、乌克兰它们同样的地位,这样的话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独立)。

车臣的地理位置
1991年8月19日,试图阻止苏联解体的“八一九”政变发生,但很快被俄联邦领导人叶利钦等镇压而失败。
当时的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领导人多库·扎夫加耶夫是“八一九”的支持者、苏维埃的忠实卫士,坚决反对分裂苏联。杜达耶夫认为他是独立运动的阻碍,于是和他的支持者采取行动反对扎夫加耶夫政府。
1991年9月6日,NCChP 的激进分子武装冲进了当地的最高苏维埃会议,解散了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政府。格罗兹尼电视台和其他主要政府机关也被接管。
1991年10月,车臣人举行了一场全民公决,“车臣伊奇克里亚共和国”成立,杜达耶夫当选“总统”,他单方面宣布新国家具有完整主权并从苏联独立,并组建武装“车臣国民卫队”。
但是,俄罗斯联邦始终不承认车臣具有独立的资格和地位,认为车臣就应该是俄罗斯联邦的下辖的附属国。1991年11月,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向格罗兹尼派遣军队,遭到车臣武装的抵抗,经交火后俄军迅速撤离。叶利钦对是否进一步使用武力进攻车臣犹豫不决,幻想能通过和谈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杜达耶夫等人是铁了心要独立,自然不可能和叶利钦谈判。

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 鲍里斯·叶利钦
前车臣-印古什境内的另一主要民族印古什人虽也成立了印古什共和国,但其并未宣布独立,在1992年宣布正式并入了俄罗斯联邦。杜达耶夫对印古什人的态度很是失望和轻蔑,他在1993年重申车臣“完全”独立,专和俄联邦中央政权对着干。在杜达耶夫一声令下后,车臣学校停止教授俄语,还宣布车臣语将开始使用拉丁字母而不是西里尔字母;车臣也开始印制自己的货币和邮票;每个人被授予合法持有武器的权利(全民皆兵的准备)。
四、内部危机与第一次车臣战争

杜达耶夫进行分离主义讲话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外交上,除了格鲁吉亚第一任总统兹维亚德·加姆萨胡尔迪亚短暂承认过之外,“车臣伊奇克里亚共和国”没有获得任何国家的承认(1991年底兹维亚德被推翻流亡到车臣,格鲁吉亚随之也不承认车臣独立了);在经济上,杜达耶夫缺乏经验和才能,加之被俄联邦孤立,车臣的经济举步维艰,濒临崩溃,犯罪率飙升;接着,非车臣族人口大规模外流,超过 310,000 名定居在车臣的俄罗斯人和犹太人离开了车臣(约占其总人口的 38%。
于是,车臣内部分裂了,议会中的很多车臣精英开始反对杜达耶夫,想要乖乖投靠俄联邦。1993年,车臣议会试图组织一次公投把杜达耶夫投下去,理由是他未能巩固车臣的独立。杜达耶夫则直接解散了议会以示报复。
反对派十分生气,认为杜达耶夫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软的不行非逼我来硬的”。从1994年初夏开始,在俄联邦的支持下,车臣反对派组建的武装多次试图进行武装政变,但都失败了。
叶利钦也摊牌了,既然车臣反对派自己搞不定杜达耶夫,那就俄联邦来出手。
1994年12月1日,俄军轰炸了格罗兹尼机场,并摧毁了车臣空军为数不多的飞机。作为回应,杜达耶夫向俄罗斯宣战并进行了总动员。
1994年12月11日,俄军开始进攻车臣,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
车臣武装的抵抗很猛,在1994年12月-1995年1月的格罗兹尼战役中,近2000名俄军士兵阵亡,但俄军仍凭借绝对优势拿下了城市,进一步挤压了车臣武装的生存空间。
在格罗兹尼被攻陷之前,杜达耶夫放弃了自己的总统府,带着他的部队向南部移动,继续领导反抗俄军的战争。他幻想通过游击战争消耗俄军有生力量,迫使其撤出车臣。杜达耶夫任命的车臣伊斯兰教大穆夫提艾哈迈德·卡德罗夫(现俄联邦车臣共和国总统拉姆赞·卡德罗夫的父亲)向俄罗斯宣布“圣战”,来自中亚、高加索的外国穆斯林极端分子开始涌入车臣,其中大部分来自达吉斯坦等邻近的北高加索穆斯林共和国。

艾哈迈德·卡德罗夫 曾追随杜达耶夫,后向俄联邦投诚,担任俄联邦车臣共和国总统,2004年被车臣武装炸死

拉姆赞·卡德罗夫现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总统,28岁时接替父亲艾哈迈德,一直效忠于俄联邦和普京

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的车臣反俄武装

俄军进入化为废墟的格罗兹尼
车臣游击队不仅袭击俄军,还针对俄联邦进行了多次恐怖袭击,走上了恐怖主义的歪路。
五、杜达耶夫之死
在领导车臣游击战争期间,杜达耶夫不得不到处辗转,避免被俄军“斩首”。
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1996 年 4 月 21 日,杜达耶夫在汽车上使用卫星电话与莫斯科国家杜马的一位自由派议员康斯坦丁·博罗沃伊交谈,他的电话信号被一架俄军侦察机截获,位置被锁定,在确定是杜达耶夫的声音后,俄空军立即派出一架苏-24战斗轰炸机和一架 Su-25攻击机,对杜达耶夫的汽车发射了两枚激光制导导弹,这位曾经的苏联功勋人物、车臣分离主义头目,就这样被炸死,享年 52 岁。

杜达耶夫被炸成废铁的汽车
车臣游击队指挥官沙米尔·巴萨耶夫在电视广播中宣布了杜达耶夫的死讯,“车臣伊奇克里亚共和国”副总统泽利姆汗·扬达尔比耶夫成为代理总统,他们继续领导了车臣游击战争和恐怖袭击,直到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被普京平定。(在以后的文章中,笔者会给大家讲述第二次车臣战争与普京的故事)

沙米尔·巴萨耶夫 车臣反俄武装头目之一,领导车臣恐怖运动,被俄视为头号大患。2006年被俄军炸死。

年轻时候的普京
杜达耶夫是个坏到极致的恶人吗?显然不是。他曾怀着热情为苏联这个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同情和欣赏那些为自己民族的独立不懈奋斗的人;他想领导车臣民族独立,不受大国的统治和支配。可他真的为车臣人带来光明了吗?威权统治,民族对立,经济崩溃,社会混乱,战火燃起……他有野心,他想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领袖、国家领导人,可这份野心是没有考虑现实、一意孤行的,最终搭上了千千万车臣人的性命却一无所获。
杜达耶夫与车臣战争,只是俄罗斯人与少数民族历史恩怨纠葛的一个缩影罢了。
参考资料:
蔡运喆《北高加索地区民族矛盾的历史与现实》
侯艾君《车臣危机:历史根源与现实》
杨育才《俄罗斯特种部队》
Roger Cousin:Doudaïev Djokhar
Fandom:Dzhokhar Dudayev
Fandom:First Chechen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