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之作《舞鹤赋》完整版,米芾晚年“刷字”让当代丑书家们汗颜
米芾,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生于1051年,卒于1107年,字元章,号米襄阳、米南宫、米颠等,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
米芾自幼爱好诗书,受到良好教育,天资聪慧,八岁学书法,十岁摹写碑刻,小获声誉。他的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尤其以行书成就最高。他自称 “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领悟,并广泛研习古人的字迹,受到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和段季展的深刻影响。米芾的书法风格独特自然,追求整体气韵和细节的完美,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和顿挫等方面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和 沉着痛快的风格。
在书法创作上,米芾非常认真,他反复推敲、多次修改,追求完美。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他的代表作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其中《蜀素帖》被誉为“中华第一美帖”,是“天下第八行书”。
此外,米芾还是一位广泛涉猎、眼界宽广的收藏家和鉴定家,所著的《宝章待访录》《书史》《画史》《砚史》等著作成为后人研究书画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舞鹤赋》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的代表作之一,是米芾在56岁时创作的,也是他艺术生涯中的巅峰之作。
此赋以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的同名赋文为蓝本,但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融入了米芾自身的艺术感悟和创作风格。
米芾在晚年时期,书法技艺炉火纯青,他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领悟,这些都在《舞鹤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舞鹤赋》是米芾写给皇帝赵佶的作品,体现了米芾作为书法家在宫廷中的影响力。
《舞鹤赋》充分展现了米芾晚年“刷字”笔法的精髓。运笔八面出锋、畅快稳健,尽显爽利通达之势。结体开阔舒展、欹侧多姿,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墨色变化丰富,力透纸背,筋骨刚健洞达,避免了油滑肥腻之病。作品中充满了险中求稳、更显趣味性的处理方式,充分展现了米芾飞动险绝的典型书风。
《舞鹤赋》不仅是米芾的书法杰作,也是一篇文学佳作。通过艺术的想象和夸张,创作出了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和高远的意境。
此作品原藏于宋皇室,后又藏于元皇宫,可见其珍贵程度。元文宗任命著名书画家柯九思为“奎章阁”鉴书学博士,以鉴定书画,柯九思对《舞鹤赋》的评价是“空前绝后”,这一评价足以说明其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舞鹤赋》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米芾的书法风格独特自然,追求整体气韵和细节的完美,对后世的书法家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舞鹤赋》的流传也促进了书法艺术的交流和传播,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米芾的书法艺术,从而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此外,《舞鹤赋》还体现了米芾作为书法家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为后世书法家树立了榜样,激励他们不断追求艺术上的卓越和完美。同时奉劝当代所谓的书法创新及丑书家们当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