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魏河西之争——魏国错失统一天下的“战争”

秦魏河西之争——魏国错失统一天下的“战争”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公元前403年(晋烈公十三年),周威烈王赐封赵、韩、魏三家为诸侯,宣告昔日的霸主晋国正式灭亡。接替晋国对位秦国的是新兴的强国——魏国,此时的魏国对内接收晋国的遗产,国内已经开始施行“李悝变法”,对外又联合盟友韩赵二国一致对齐楚,实力蒸蒸日上。

更为重要的是一代霸主魏文侯制定极为务实的国策——团结韩赵,再灭西秦,以秦魏之地争天下。事实也证明此方针在魏国二代君王的执行之下,秦国已被逼至灭国边缘,不得不孤注一掷赌“变法”。但在魏国第三代君王魏惠王的操作之下,给了秦国喘息之机。秦国卷土重来,以举国之力,趁魏国东出争霸之机,一步一步拿下河西之地,取得整个关中平原,魏国则被齐赵韩群殴,输掉战争的同时,也输掉国运。

“天胡”开局的魏国

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后来叔虞之子燮父将国号更改为。到西周末年,晋文侯之子晋昭侯(公元前 745-前 739 年在位)即位后封其叔父桓叔封于曲沃。到此晋国有二个政权——曲沃与晋国都城,晋国开始陷入长达60年的大动荡、大内乱之中。到公元前 679 年曲沃政权占领整个晋国之后才得以结束。

此次内战的最大影响便是后面的晋王室选择将公族除尽,重用异族的方式治国,如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刚刚灭掉耿、魏两国之后就将其分别赏给赵夙(赵氏祖先)和毕万(魏氏祖先)等等,这就是晋国“六卿”的源头。

晋国除“公族”用“异族”的结果是公元前453年(晋哀公四年)赵韩魏三家攻灭智氏,瓜分晋国,晋国为韩、赵、魏所取代。作为晋国封建危机的直接受益者,三晋君主更能深刻的认识到封建制度的危害。因此三家在自己控制的领土上逐渐推行非世袭的官僚体制,在地方行政上推行郡县制,也就是向中央集权型国家转变。

三晋之中,最早进行改变的是魏文侯时期的李悝变法。李悝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政治上,推行“食有劳而禄有功”;而在军事上,则实行“武卒”制度,即专职士兵,不再是亦农亦兵的半职业士兵。并且魏文侯还找来战国著名军事家吴起作为魏军的统帅,目的只有一个——向西攻秦

魏攻秦守——第一阶段河西之战

公元前419年,魏文侯命人在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南)筑城,秦人击之,标志着战国时期秦魏之争正式开启。

公元前417年,魏国“复城少梁”,秦人反击“城堑河濒”,即于黄河旁边兴建防御之城墙,利用河堤加工扩建之防御工事,目的在于防止魏之进击。

公元前413年魏国进攻秦国,《史记》载“(秦)与晋战,败郑下”,郑在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次年,魏国再次向秦国进攻,“公子击围繁庞,出其民”,繁庞城本为秦国设置的防守魏少梁城的军事据点。

公元前409年魏国进攻秦国,“伐秦,筑临晋、元里”。

次年,魏国再次进攻秦国,“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合阳”。秦国经此一败,只能退守洛水以东,“(公元前408年)堑洛,城重泉”。

公元前408年,“于是魏文侯以(吴起)为将,击秦,拔五城”。

至此,秦之河西地区全为魏所占有。魏国势力已经深入秦国核心地区,秦国已经到了灭国的边缘。

更令秦国绝望的魏文侯以吴起为西河守,以拒秦、韩,吴起“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吴起刷的战绩大部分是从秦国身上得来的。

秦国决死反击

公元前385年秦献公继位,秦献公立马推出改革,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尤其是将都城从雍城迁移到前线的栎阳,直接将都城迁到前线,表面秦人的死战之志。

秦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六年,秦国数十万大军突破了魏军的秦东防线,一直将魏军压迫到石门战场决战。石门即今天山西运城一带,已相当接近魏国(旧)都城安邑。是役,秦献公亲率秦军大破魏军,仅斩首就达六万之众。

次年,秦献公又亲率大军,大举进攻魏军在黄河西岸修建的军事重镇少梁邑。

第三年,秦献公第三次亲率大军,再度大举进攻魏军占据的少梁邑。此役俘获了魏军统帅公叔痤。可秦献公也在这次大战中身负重伤,当年便死亡。

其实,秦国的决死反击,意义不大。战国初期魏国实际上分为二部分,一部是以西边的安邑为主,另一部分是以东边的大梁为主,这等于说魏国是以一半的实力与秦国作战。秦国面对一半实力的魏国尚且如此吃力,要是魏国全部压上,秦国恐怕会直接亡国。

但历史是秦国没有亡,魏国没有进攻,核心的原因此时在位的魏惠王改变了前二代魏国的“策”,并没有以灭秦为首要目标,而是选择东进与诸侯争霸。

魏惠王的“战略失误”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魏国陷入“夺位”的混乱之中,最后由公子罃(一说“婴”),是为魏国第三代君王魏惠王。

魏惠王刚上位就立马着手迁都,魏惠王四年(公元前366年)徙邦于大梁,到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魏国首都彻底变成大梁,此时魏惠王也被人称为梁惠王。

差不多是魏惠王完成迁都后,秦献公就占据的少梁邑,俘获了魏军统帅公叔痤。秦献公死亡后,秦孝公上位,此时的秦国面临魏国报复的怒火,秦国只有一个选择——求和

秦孝公的求和条件,史书未记,不可也可以大致推测得出。首先是放回魏军统帅公叔痤,其次是割让秦献公夺回的土地,另外还应该赔了大量的钱财。

求和之后,秦孝公立马发了“求贤令”,而魏惠王则是彻底抛弃向西的国策,选择东出与诸侯争霸。

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54年)发生桂陵之战,魏军围攻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军在桂陵击败魏军。

魏惠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齐国再次出兵,此战魏军主将庞涓兵败自杀,魏军主帅太子申被俘。

两次大战,魏国元气大伤。

魏惠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尊齐威王为王,魏国正式承认齐国霸主的地位。

魏国国力下降的同时,秦国经商鞅变法,国力已倍于以前,正酝酿着趁魏国病要他命的机会,收回河西之地。

秦攻魏守——第二阶段河西之战

公元前354年,变法开始后第六年,秦军对魏国在河西的军事重镇少梁邑发动攻势,夺回了少梁城

公元前351年,秦国进攻魏国,攻陷固阳城后撤军。

公元前350年,魏国在霸权衰落后大举反击秦国。秦孝公迫于魏国的强大压力,再度割地妥协,之后罢兵。

秦国再进行更深阶段的变法。

秦孝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遭受齐国重创,主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秦国联合齐、赵两国攻打魏国,此战秦军胜,魏惠王被迫割让河西部分土地求和,商鞅因战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惠文王六年(前332年)魏割阴晋(陕西华阴县)之地与秦,求和。

秦惠王八年(公元前330年),秦国大良造公孙衍破魏军于雕阴(今陕西省甘泉县南),魏以河西地予秦。

至此秦国彻底占领并控制关中平原,秦国以关中平原为基础,东出与诸侯争霸的时代来临了。反观魏国,在“国策”改变之下,与盟友韩赵反目,又因为实力强大被众诸侯国群殴,实力力一落千丈,西方以安邑为首的领地又一步步被秦国吞噬,从此再无统一天下的实力,只得慢慢被强国吞并。

相关推荐

​在美丽修行里查化妆品成分靠谱吗?

​在美丽修行里查化妆品成分靠谱吗?

82

在美丽修行里查化妆品成分靠谱吗? 前不久,青眼发布了《最近,微商发生了这些变化》一文,引起了一些朋友的关注,被告知了更多新变化,其中有这样一张截图: 大意是通过一些...

​108张的姓氏头像,快来看看有没有你要的

​108张的姓氏头像,快来看看有没有你要的

159

108张的姓氏头像,快来看看有没有你要的 本文有这些姓氏的头像图片(随机排序):曹、景、芦、舒、詹、牟、伍、谷、魏、吴、柴、贺、臧、任、汤、全、王、孟、曲、谭、时、殷、...

​民间故事:上坟烧的纸钱先人真的能收到吗?

​民间故事:上坟烧的纸钱先人真的能收到吗?

164

民间故事:上坟烧的纸钱先人真的能收到吗? 民间故事:上坟烧的纸钱先人真的能收到吗?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名叫青阳的小村落,村民们淳朴善良,世代相传着一种风俗——每逢...

​怎么裁剪图片?超详细的五种裁剪图片方法!

​怎么裁剪图片?超详细的五种裁剪图片方法!

185

怎么裁剪图片?超详细的五种裁剪图片方法! 怎么裁剪图片?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图片早已成为我们情感表达、信息传递以及个性展示的重要载体,然而,当我们面对那些原始的、...

​河南工业大学是重点一本吗?

​河南工业大学是重点一本吗?

179

河南工业大学是重点一本吗? 河南工业大学坐落于河南省郑州市,始建于1956年,前身分别是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和郑州机器制造学校;2010年1月确立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共建高...

​西安泾河工业园板块,凭啥就上热门了?

​西安泾河工业园板块,凭啥就上热门了?

163

西安泾河工业园板块,凭啥就上热门了? 放眼西安,除去已经被过度透支规划的西咸板块部分区域外,另一个具有极大吸引力的就剩高陵区了,而西安泾河工业园就落户于此。 泾河工...

​适合小朋友猜的谜语100条,益智有趣

​适合小朋友猜的谜语100条,益智有趣

151

适合小朋友猜的谜语100条,益智有趣 大家好,我是小曦!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适合小朋友猜的谜语,喜欢别忘了点赞收藏哦! 谜面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个字) 2.一口咬掉牛尾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