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德国史
从诞生到20世纪,德国可以说就一直是在分裂与统一中前行。到如今,距离德意志的统一也才30年。这样一个政治上动荡不安的国家,却在20世纪有实力发动两次世界大战,而且当今也是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强国,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国家的土壤中,必定早已植入了一种赖以生存、发展、强大的根基,即使历经磨难,这个根基也能支撑国家快速崛起。这个根基是普鲁士骑士团精神的保留?还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呢?或是固有的旺盛的民族生命力?……
我们知道,843年,秃头查理、日尔曼人路易、洛泰尔三人签订了《凡尔登条约》,把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日尔曼人路易获得了东法兰克王国,德国也就是从东法兰克王国演变出来的。在东法兰克王国末期,匈牙利屡次过来袭击,软弱的中央政权压根不是匈牙利的对手,总是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各公国却能够给敌人以痛击,在反对匈牙利侵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数德意志人的影响力最大,在整个王国中的地位越来越高。911年,德意志人康拉德篡取了东法兰克王国的王位,过了九年,亨利一世将东法兰克王国更名为德意志王国。亨利一世当政时期,基本上把国内外的反动势力压制住了,王权得到了巩固。到他的儿子奥托一世继位后,把重点放在对更加繁荣富庶的意大利的掠夺扩张,951年,他率军侵入意大利,十一年的时间取得了“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还占领了伦巴第,此后,奥托一世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处理意大利的事务上,对意大利的兴趣甚过德意志。德意志的贵族们趁机扩大自己的权力,意欲独立,成为统一德意志的隐患。
随着皇权对教权的增长,彼此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贵族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公然与教皇结盟反抗皇帝,导致皇权的衰落,各贵族的势力却不断增强,成为一方诸侯,德意志王国最终陷入了邦国林立的状态,王权的没落致使1253年到1273年的王位处于空位。在这段时期,诸侯之间为处理事务组成了诸侯邦等级代表会议,久而久之,各诸侯也发现:这种无政府状态并不利于贸易往来、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需要有相应的行政制度来管理,于是各诸侯在1273年选举出了一个傀儡德意志国王,实际的统治权仍在各诸侯国手中。在诸侯割据时期,诸侯选举国王—皇帝的制度就一直延续下来,这些诸侯又叫选侯。
从16世纪到17世纪中叶,德意志有两件大事对民族统一有深远影响。一是1517年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二是德意志参加的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虽然都失败了,而且国家仍旧是分崩离析,但是促进了德意志民族人民统一的觉醒,直到普鲁士的崛起统一整个德意志。
在1415年的时候,德意志国王把勃兰登堡马克赐给了弗里德一世选侯,1618年,勃兰登堡与普鲁士骑士团国家联合,成立勃兰登堡—普鲁士国家,由霍享索伦家族统治。1640年,弗里德里希—威廉即选侯位,鉴于“三十年战争”的教训,他深切认识到拥有一支强大军队的重要性。因此,他建立了一支常备军,用这支军队威慑制服领地内的容克贵族,为推行他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扫清障碍。同时他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制定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他还接收了大批有技术、有资本的移民,为国家储备资金人才。在弗里德里希—威廉执政的48年,勃兰登堡—普鲁士已经强大起来了。在威廉创下这份基业的基础上,1688年继位的弗里德里希三世在1701年将勃兰登堡—普鲁士改名为普鲁士王国,自己为第一任国王弗里德里希一世,可是他执政期间,不仅没有做出像威廉一样值得称道的成就,而且生活奢侈,在他去世后,财政也基本被他败光了。1713年,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登上王位,他视军队建设为施政的重中之重,一切的政策都让位于军队,他通过为军队敛财、建立征兵区、对军队进行虔诚主义教育、甚至亲自训练士兵(因此获得“士兵王”称号)这些办法,把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提高到了丝毫不亚于欧洲各国军队的程度,不过他的一系列政策也使得普鲁士国家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性质。凭着这支出色的队伍,弗里德里希二世1740年即位后就发动了对奥地利的希里希亚战争,又在1756年参加了英法的“七年战争”,1772年同俄国、奥地利一起瓜分波兰,普鲁士的对外扩张似乎很成功,国际地位大增。
1806年,拿破仑侵入德意志,在启蒙思想的指导和欧洲人民解放运动的推动下,普鲁士领导德意志民族掀起了反对侵略战争,赢得了独立,普鲁士在这次战争中的表现对它后来统一德意志起到了重要作用。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俾斯麦为内阁首脑,他通过德苏、普奥和德法三次战争后威望大增,1871年统一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威廉一世为皇帝。统一后的德意志大力进行工业化建设,把经济的重点放在发展军需工业,从而带动了钢铁、煤炭、机械等重工业发展,同时大力投入教育、科研,使得电力、化学、光学等新兴工业发展走在欧洲各国前列,到19世纪末,德国的经济实力在欧洲遥遥领先。雄厚的经济资本和先进的军事装备使得威廉二世的扩张欲望膨胀,20世纪初,开始侵入北非、中国山东、土耳其等地,1914年又挑起了一战,最终由英、法、俄等国组成的协约国在1918年打败德意志帝国,人民终结了霍亨索伦王朝在德意志的统治,以魏玛共和国取而代之。
一战后的德国经济一片萧条,而且还要給胜利国的割地赔款,无疑对共和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后面紧接而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彻底给共和国以致命一击,阿希抓住人民对共和国不满的时机,拉拢各阶级的力量走向前台推翻了魏玛共和国的统治,开始策划他的法独统治,三五年的时间,他组建了一支大规模、技术先进、装备雄厚军队,通过他高超的演讲艺术,指挥着唯一的党和军队在1939年发动了二战,在世界正义国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1945年打败了德国,战后的德国被英、美、苏、法占领,在美苏冷战格局下,四个占领区形成了美苏两派,德国被分割成了亲美派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亲苏派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选择了相对应的社会制度。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德合并是人民的共同心愿,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顺应潮流、抓住机会,1990年再度合并,德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