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的帝国-中国古代星官之心宿
心宿是东方青龙第五宿。
心是指龙的心脏。心星,即著名的心宿二(天蝎α),古代称之为火,大火,或商星。它是一颗红巨星,呈红色,是一等星。心宿也属于天蝎座,心宿三星组成了蝎子的躯干。

仇瑛二十八宿图
心宿,又叫明堂,为天王的布政之宫,在七曜为月,图腾为狐,故亦称心月狐。包括心,积卒两个星官。
传说心宿之精属火,形如火狐,喜好游戏人间,常给人间的情侣制造误会。心月狐是农历一月二十二,二月二十,三月十八,四月十五,五月十四,六月十二,七月初十,八月初八,九月初六,十月初四,十一月初二,十一月三十,十二月二十八生日的守护神。

心宿
心宿(又叫商宿),位于天蝎座,共设星官2位,其中主星官"心"包含3颗星:心宿一、二、三,是东方青龙的心脏,心宿三星组成了蝎子的躯干。心宿三星,即(又名"太子"星或"心前星")、心宿二(又名"天王"星或"大火"星、"大辰"星,西名 Antares,alpha Scorpii,21 Sco,亮度1.09等,色赤)和(又名"庶子"星或"心后星")。心星,即著名的心宿二(天蝎α),古代称之为火,大火,或商星。心宿二是一颗著名的红超巨星,大小是的700倍,一等星是全天第15亮星,古人称之为"大火",常用来确定季节。8月上旬晚8点,心宿与天蝎在正南方地平线之上,0点左右从西南方落下,由于蝎尾偏南,北京以北地区不易看不到天蝎的尾巴了。
关于心宿还有一个传说,心宿还有商星,龙星等称呼。上古时,帝喾将其长子阏伯封在商丘,后来阏伯做了火正,负责祭祀大火,同时还建造了阏伯台,观察星辰的变化,以此推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因此阏伯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被尊称为火神,而龙星也被称作商星。
阏伯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契,也就是后世商朝诸王的祖先。
心:共3星,后增9星,属于天蝎座和蛇夫座。
积卒,共2星,后增2星,属于豺狼座。指军队。还有"天之阵"的美誉,古人用它来预测天下兵动,据说积卒包括12颗星,它们的排布非常特别,可以组成不同的形状,让人联想到千变万化的阵法。传说诸葛亮的八阵图,就是与积卒十二星有着关联。不过这个星官中十二颗星都非常暗弱,看上去时隐时现,在占星学上,如果积卒中少了几颗星,就说明有兵出动了。

七月初21点夜空
《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句,意指天气即将转凉,提醒人们及时加衣。这是因为每年农历五月黄昏时,大火星在中天正南方,位置最高,到农历七月,大火星由中天西行逐渐降低,一直到天刚刚擦黑的时候,能见到大火星从西方落下,故称之为"流火",自此时起天气转凉。现代人却多误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炎热,实属不明白人望文生义之故,但用的人多了也就无奈了,因为同样的情况实在太多!
心宿和""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二者不仅构造相同,功用也相同。说它们构造相同,是指它们都由(东起、右起)第一星"太子"、第二星"帝" ("天王")和第三星"庶子"星构成,如果算上心宿的下一宿尾宿,那么二者同具"后宫"星(尾宿也是后宫之星)。二者的主星"帝"和"天王"也同为赤色星,也同为各自所在星组的最亮星。"北极五星"的太子-帝-庶子三星处于"天心",而心三星(太子-天王-庶子)本身也构成了"天之心"。"北极五星"中从"太子"星到"庶子星"的角距离是5度20分,心宿中从"太子"星到"庶子星"的角距离是5度,二者大致相同。因此,心宿也代表天下五方的人民之心,心宿和"北极五星"一样,也是一个"五星聚"星象的范本,也就是二十八宿系统自带的"五星聚"说明书。
《史记正义》说:"占:明而近房,天下同心"。这是古代星占学关于一次"五星聚"事件是否成立的判断法:如果五星皆明大,也就是它们的亮度都等于或超过心宿二,且五星聚集得像心三星那样(密集),那么这个 "五星聚"就是成立的,因为它以天象语言表示"天下同心",天下人民都同意改立天子。当然,占辞中没有直接出现"心宿"字样,但是"近房"的说法委婉地表示出了"心宿",因为该宿的确是在房宿近旁;"明"这个字眼也暗示了心宿,因为心宿二是著名的一等明星。"天下同心"也说出了心宿,因为心三星天王、太子、庶子是父子兄弟一家人,而太子统领中国东南地区的人民,庶子统领中国西北地区的人民,天王居住在中国中部,这样,父子三人同心就可以换说成"天下同心"。由于心宿和"北极五星"是同一时代的产物,那么"北极五星"被定义的年代就是心宿被定义的年代。
心宿被定义的年代是在中国田野考古学的"典型龙山文化时代"。

大火星官
在古代,心宿是河南商丘一带地区的分野星。心宿与河南商丘一带地区发生星土联系的契机有三。第一个契机是心宿二的颜色与火焰接近,而河南商丘所在的鲁西豫东地区在典型龙山文化时代早期是大荒之地,无论是白天放火烧山开垦荒地,还是夜间燃起篝火驱赶野兽,都要频繁使用大火,因此心宿二与大火在颜色方面建立了最初的联系。第二个契机是为了卫生防疫和防止火灾的需要,鲁西豫东地区在典型龙山文化时代早期开始实行"大火历",即根据一年中心宿二的行度决定人们的用火方式(如"纳火"、"出火"、"改火"等等)。负责观测 "大火"星(心宿二)的官员名称叫做"火正",火正的工作地点恰巧设在商丘,因此心宿和商丘一带地区因为观测"大火"星、制作"大火历"的历史经历而建立了星土对应关系。第三个契机是因为鲁西豫东地区在2600 B.C.-2300 B.C.这三百年里曾经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大量移民,使得本地区成为全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加之移民与各自原居地族群的血缘联系,本地区的民意足以代表全中国的民意。而民意就是人心。或者说,在夜晚升起的无数堆篝火中,出现了一位民意领袖,人们纷纷熄灭自己的篝火,加入到那位民意领袖所在的篝火晚会中去,即人心向着王者聚集。这就是"心宿"之名的由来。